對電影商業的認識中國電影才剛剛入門
來源: 壹娛觀察 1532 收藏+0 loading... 關注+0 loading...
對于好萊塢來說,電影是一門充滿風險的生意,必須用生意的方法對待它,必須對投入與產出有著精細的規劃,甚至要明確律師在電影項目預期階段的重要性。
“在很短的時間內,要花出去如此多的錢,這就是電影這門生意的難度所在?!?/strong>
這是上大溫哥華電影學院與暖流文化舉辦的溫影暖流電影金融高級研修班(以下簡稱“溫暖”電影金融班)洛杉磯段課程的第一堂課上,好萊塢財務管理專業公司Entertainment Partners的專家開篇。
從花錢的速度和數量來看,一擲千金已不足以描述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驚人消耗力——
迪士尼出品的《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預算為3億美元,拍攝期為70天,相當于每天花掉近430萬美元;索尼出品的《蜘蛛俠3》預算為2.58億美元,拍攝期為100天,相當于每天花掉近258萬美元;福斯出品的《阿凡達》,預算為2.37億美元,拍攝期為62天,相當于每天花掉382萬美元。
重建的紐約世貿大樓,1820天的工期,總共的花費是38億美元——然而,以其每天的消耗資金量來看,210萬美元還不足《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的一半。
再考慮到大片廠制作的所有收入回收都需要押寶在短短數十天的影院發行上——盡管很多系列片,有著非常良好的后端收入,包括DVD、VOD、衍生品等,但影院仍是這些“大頭”的源頭,只有在數周的影院發行窗口期里成為爆款,那些令人眼饞的后端收入才可能成為現實。
短時間內花掉數億美元,同樣需要短時間內收回十數億甚至是數十億美元——這么龐大的資金進出當然容不得“糊涂”,這就是為什么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精益性是與其復雜的財務管理技術是分不開的。
“溫暖”電影金融班的課程上,好萊塢財務專家介紹,《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中大約有40個會計在處理該片3億美元的預算和花銷;《速度與激情7》拍攝使用了250輛拍攝車輛(picture car),再加上所需要的維修零配件和技師人員,環球電影制片廠為此配置了專門的財務團隊去計劃、記錄、處置有關拍攝車輛的財務活動。
財務管理其實也是風險管理,對每一分錢的科學計劃,對每一分錢的準確記錄,是這門生意的難度所在,也是繁榮基礎。
“It’s a risky business, you have to treat it as a business. (這是一門充滿風險的生意,你必須用生意的方法去對待它。)”
這是好萊塢著名律所Greenberg Traurig的合伙人Tom Ara在“溫暖”電影金融班的課程上對電影制片的一語道破。除了財務之外,法務也是風險管理的另一個關鍵依托。
律師的重要性絕不是只在需要打官司的時候出現,律師是能夠為電影項目預期各種可能的法律風險的專家,而這種預期是否能做到窮盡就在于律師和律所的經驗了。僅就這個意義上來說,好萊塢電影商業一百多年不曾中斷的歷史進程所積累的法務經驗確實是我們目前難以企及的,特別是對于正積極前往好萊塢做中美合拍實踐的中國資本來說,不僅本身在國內規范法務活動的經驗就欠缺,而且對加州和美國法律的認知空白更是為好萊塢“冒險”埋下了巨大的風險隱患。
有一些中國電影人,數年前就已自信滿滿地出海登陸,卻連續多部影片在海外折戟沉沙、銷聲匿跡,與其說是被好萊塢的“騙子”坑了,不如看作是被自己的“無知無畏”給害了。
在好萊塢,電影是一門生意,每個人都在精打細算,信息不對稱的最大風險就是即便對方不算計你,但項目一旦遭遇意外,你才發現交易對手早已做好了防護措施免于損失,而你卻才幡然發現自己一直暴露在巨大的風險隱患之下,毫無防護。
好萊塢最著名的娛樂法律師之一,OMM(O’Melveny& Myers LLP,美邁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Stephen Scarf在“溫暖”電影金融班有關好萊塢法務的課程上給中國電影人的建議便是,越早讓好萊塢律所介入交易對于之后的交易越有利——律師雖然看上去是從客戶的交易上抽傭的“寄生蟲”,但他的利益是與委托人一致的,他的報酬以及聲譽的可持續需要他為客戶爭取利益最大化,保護委托人免于可能的風險。
所有“萬一”的發生概率都很小,但一旦發生,其造成的損失何止“一萬”可以承受。
這也是為什么好萊塢的談判往往從最初的一片紙,最終會發展成一本書甚至數本書那么厚的法律文件庫。
財務管理和法務管理其本質都是在制片意義上的風險管理,在好萊塢這套復雜的系統下,會計和律師的精打細算表面上看起來并不是一項為作品加分、為產品增值的直接實踐,但實際上在這一門生意里,恰恰是他們所構建的密如蛛網的商業保護傘,才讓創作者得以施展想象力,展開藝術與商業交織的大冒險。
譬如,李安的《比利·林恩的半場戰事》,無論是臺灣本土,還是中國內地,華語地區的電影商業目前根本不可能為這位華人導演提供這次冒險的可能性。這不是膽識的問題,這是產業基礎的問題。
還是回到“電影商業是最復雜的商業活動,無出其右”這句話上,對電影商業的認識,中國電影確實才剛剛入門。生意能有多大,很大程度上,與圍繞這門生意能夠“寄生”的服務有多豐富、多“繁雜”有關。生意人是不會吃虧的,所以這些必需的服務恰是其商業利益拓展、生命力繁衍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