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情》以“情”破“界”,重新“解碼”
來源: 系統管理員 134 收藏+0 loading... 關注+0 loading...
花好月圓、荷塘月色這些詞,你想過如何用圖像呈現出其中意境嗎?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做到了!《中國文藝報道》再次邀請到老朋友中央戲劇學院李紅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索亞斌教授,帶領我們重新解碼《白蛇傳·情》。
《中國文藝報道》
本期節目討論的是有關電影《白蛇傳·情》的相關解讀,宮巖和李紅特意選擇了具有“小青”風格的服裝,這讓索亞斌有些“法?!笔降膶擂?,三人在演播間的打趣也頗有趣味。
★關于《白蛇傳·情》的觀影體驗
在談及對《白蛇傳·情》的觀影體驗時,索亞斌教授表示,這個電影讓自己看得非常享受。之前他參與過一次3D戲曲電影的研討會,集中看了幾部片子,但是當時對有些問題的討論是沒有解決的,或者說創作者不知道要往什么方向走。但是看完《白蛇傳·情》這部電影后,索亞斌認為很多積累的問題都找到了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向,這部電影會在戲曲電影發展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影《白蛇傳·情》
“花好月圓是什么樣子,荷塘月色是什么樣子,這些詞的具體感受,在這部電影里都能看到”,這是宮巖在看電影時的第一感受。而李紅教授則評價,這部片子的“電影感”是非常強的,過去的戲曲電影,主要是紀錄的方式。而《白蛇傳·情》是戲曲、戲劇的另外一種呈現方式,也與影像的發展緊密結合。
★關于《白蛇傳·情》的特效鏡頭
《白蛇傳·情》“水漫金山”特效
節目中,索亞斌教授表示,在戲曲版本里,水漫金山是重頭戲之一。這場戲的高潮是“白娘子踢槍”:這是非??季垦輪T功底的,很多觀眾看戲就是為了看這段。但是在《白蛇傳·情》中把這段拿掉了,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索亞斌教授還分享了一個故事,在導演組向曾小敏提出要拿掉“白娘子踢槍”的片段時,曾小敏表示可以,但是要想一個辦法,讓這場戲作為整個情節的高潮去呈現出來,然后才有了電腦特效的運用。
李紅教授表示,這部電影的導演做了很好的“解碼”和“編碼”,這是一種電影化的戲劇創作,這種美學的統一,讓觀眾看著非常舒服。
★關于《白蛇傳·情》的“粵語”
宮巖在節目中表示,很多觀眾是聽不懂粵語的,對此,李紅教授做了一個對比,戲曲和西洋的歌劇是一樣的,重點不在于講故事,而在于聽“角兒”怎么唱。李紅也分享了在自己上初中的階段,粵語歌曲大量涌入,在《上海灘》中的“浪奔,浪流”也讓大家非常喜歡,想要去學。在《白蛇傳·情》所呈現的意境里,粵語的這種“古音古調”反而比普通話更有表現力。
★關于《白蛇傳·情》的編曲
電影《白蛇傳·情》
與傳統戲曲的“鑼鼓點”伴奏不同,《白蛇傳·情》用管弦樂團完成電影的伴奏,通過重新編曲,保留了古音古調。索亞斌則表示,自己在看電影的時候,尤其是大段唱段的時候,不太能分辨出西洋樂器的存在。但是在水漫金山這場“動作戲”時,交響樂所獨有的宏大、緊張的氛圍感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關于《白蛇傳·情》的打戲
電影《白蛇傳·情》
唱念做打是中國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談及電影《白蛇傳·情》如何將打戲在電影中展現,索亞斌表示,電影里的很多動作戲,都經過了相當大的電影化改進,鏡頭剪輯的速度也很快,不斷用新的角度來提供新的信息,這也迎合了年輕觀眾的喜好。在動作設計上,借用了很多武打片的設計。索亞斌坦言“這部電影里,我最喜歡的是白娘子的袖子,那個袖子舞得太美了”。
電影《白蛇傳·情》
說到袖子,李紅認為它不僅僅是服裝的一部分,更是身體的外延與情感的外化方式。在水漫金山那場戲中,袖子不僅僅是武器,也是主人公內心憤怒、焦急的情感表達。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很多年輕人和遠離戲曲的人都會認為戲曲是很古老的東西,其實戲曲早就已經很現代了,今天我們在提到“表現主義”的時候,水袖就是很好的代表。
★關于《白蛇傳·情》的人物
電影《白蛇傳·情》
談到影片中的人物,宮巖認為,白蛇傳這個題材是一個“老IP”,誰都知道這是什么故事,如何做更新和更改是非常難的。索亞斌教授與我們分享到:“1981年的京劇電影《白蛇傳》中,法海這個角色就是一個徹底的大反派。但是在《白蛇傳·情》里,沒有絕對的壞人。電影里的沖突都源自角色所秉持的理念,這是相當高級、相當現代的做法。比如雄黃酒的那一段,這個酒不是法海給許仙的,完全就是要過節,許仙和妻子才會去喝。這一段的處理,感情非常細膩。觀眾就會發現,在這部電影里沒有人是居心險惡的?!?/span>
★關于《白蛇傳·情》的情
電影《白蛇傳·情》
電影里白娘子有句臺詞“人的猜忌、猶豫就是人脆弱的一面,這也是我需要去人間體會的?!彼鱽啽笤u價說:“這句臺詞使電影的整個格調得以提升。白娘子的選擇,無論是好是壞、是喜是悲都是人間百態的一種。既然來人間,她一切都要品嘗?!?/span>
電影《白蛇傳·情》
“人若無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彼鱽啽蟊硎?,我們要看他的所言所行,是人是妖都不重要,文化和價值觀的認同也是《白蛇傳·情》最想傳遞給觀眾的理念。
李紅表示,當妖有了情的時候也是人。人與妖之間衡量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情”。這是緊扣了《白蛇傳·情》這個名字的,也和其他的《白蛇傳》區分了開來,電影通過視覺把“情”外化了出來。
★關于《白蛇傳·情》對戲曲電影的影響
《白蛇傳·情》雖然排片量低,但票房卻一直在逐漸增加。按照一般電影市場商業規律,排片低卻票房走高一定是很有口碑才會出現的情況。起初市場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估只有兩三百萬,現在都已經漲到了八百多萬,索亞斌估計最后應該能達到千萬。他說:“在當代中國電影逐漸擴容的過程中,戲曲電影的創作實踐沒有跟上市場的腳步和觀眾喜愛的趣味。但是《白蛇傳·情》做出了各個方面的、特別好的嘗試。怎樣將原來完全舞臺化的東西轉換成電影的媒介和語言來表現,無論這個片子的票房能走多遠,它都會成為一個標桿,以后所有戲曲電影的改編之路上,這是一部繞不過的作品?!?/span>
電影《白蛇傳·情》
李紅教授表示,《白蛇傳·情》通過每一幀都能當桌面的畫風,讓觀眾開始接觸到粵劇, 覺得粵劇很好聽,他們就會走進劇場,也有可能去欣賞其他的戲曲形式。通過電影畫面讓戲曲的傳播度更高的這種“引流”,也是電影《白蛇傳·情》最大的價值所在。
文章來源:央視文藝